5月齡不足6公斤“小黃人”上海獲救
5月齡寶寶罹患梗阻性黃疸。記者29日獲悉,體重僅5.9kg的“小黃人”在上海成功接受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(ERCP),恢復了白凈的模樣。
據悉,出生后4個月時,楊楊(化名)因皮膚發黃至當地醫院就診,經過保肝降黃等治療,孩子的病情并沒有緩解。進一步檢查后,當地醫生懷疑她得了膽管結石造成的外科性梗阻,建議手術。這么小的孩子,如何開刀手術?孩子的病情一天天加重,治療迫在眉睫。
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(下稱:新華醫院)普外科主任醫師王雪峰帶領的ERCP團隊開展了討論,專家們最終決定挑戰新“低”,給孩子更好的治療方案——實施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(ERCP),為其膽總管取石。據介紹,相較于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,ERCP創傷更小、手術時間更短、并發癥相對更少,患者住院時間也進一步縮短,是如今膽胰疾病的重要輔助治療手段。
據王雪峰介紹,中國小兒膽胰疾病的發生率并不低,過去由于器械和技術的限制,小兒ERCP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。ERCP的使用可以使很大一部分膽胰疾病的患兒得到更及時準確的診斷,治療手段更微創,部分患兒可免受開刀之苦。據了解,隨著診療水平的提高,兒童ERCP逐漸開展。
自2010年起,新華醫院兒普外科在蔡威教授、王俊主任的帶領下,與成人普外科積極合作,共同開展兒童ERCP,使得醫生對諸如小兒膽胰管合流異常、膽道結石、急慢性胰腺炎、胰腺外傷等疾病的處理更為周全,能夠讓患兒在承受最小創傷的前提下得到最合理精準的救治。
王雪峰告訴記者,此前,在該院接受ERCP的體重最小患兒為7kg,而現在的小楊楊只有5個月大,體重僅5.9kg。在還沒有內鏡高的楊楊身上做ERCP,給新華醫院的ERCP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。經過普外科、兒普外科與麻醉科術前詳細的評估準備后,楊楊的ERCP得以順利開始。據介紹,由于患兒體重輕,年齡小,每一步的操作都需要術者“又輕、又快、又準”。在手術中,王雪峰順利為患兒完成了一系列操作,楊楊的膽道梗阻得到了解決。
醫院方面29日告訴記者,ERCP術后,楊楊恢復順利,黃疸迅速下降、大便逐漸轉黃,可以順利出院了。(完)(記者 陳靜)